配电变压器“病态”堪忧
国家中低压输配电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从行业的发展角度来看,配电变压器的市场规模巨大并且呈高速增长的态势,但是行业的准入门槛较低,大中型企业与“作坊式”企业并存,因此整体技术水平不高,生产企业多而乱,市场竞争激烈,产品质量良莠不齐。
生产领域问题突出
从生产领域的角度来看,存在三个主要问题:
一、质量观念不强。变压器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大约70%的工作需要人工作业完成。由于企业的质量意识不强,对产品质量的培训和管理不够,造成内、外部质量问题时有发生。例如,焊缝较为粗糙、组配件设计落伍等,直接导致产品外观粗糙、损坏指标差、漆面脱落和光泽度低等现象。
二、材料以次充好。部分变压器企业为了眼前利益以旧变压器更换外壳,翻新后充当新变压器,有的变压器绕组用铝线代铜线销售,铁心使用废旧硅钢片(俗称二次片)。这些以次充好的造假行为,严重影响到整个行业的正常经营秩序,企业之间恶性低价竞争,导致产品质量恶性循环,对诚信经营的企业构成极大伤害。因造假而导致变压器挂网投运后,会带来严重的质量隐患和高损耗,并带来环境污染。
三、一些厂家的研发、设计能力不足。由于国内许多企业受到开发能力的限制,缺乏原始积累数据,设计具有一定的盲目性。甚至部分变压器企业由于资金和人力限制,经常将别人的先进技术和生产图纸直接拷贝过来,但未完全吸收和消化,由于在一些环节的处理和细节的控制上存在问题,而导致产品质量出现缺陷。
监管或存盲点
目前,由于变压器生产企业多而乱、市场存在恶性竞争的状况,变压器产品质量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对产品质量监督部门而言,监管检测的难度增大。
一、变压器发展速度快,相应标准相对滞后。目前,变压器型号发展迅速,在短短的几年内,油浸式变压器分别出现了S13和S14型,但国家标准对于S14型性能参数还未明确规定,明显滞后于产品型号的发展。
二、山寨变压器工厂猖獗,质量监督部门监管难度大。高额利润和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山寨”工厂,甚至一些“山寨”工厂完全无质量管理规定,其生存周期也很短,多则3~5年,少者不到1年,这给产品质量监督部门的监管带来了较大的难度。
使用不当暗含隐患
国标、行标及企业标准对变压器的技术要求都有很具体的规定,而《变压器选用导则》对变压器技术参数的选取方法及原则亦有明确的步骤。但是,实际上许多技术协议并不完全按照标准规定的步骤和原则进行选取,往往有许多不符合标准的条款盲目列入技术协议,给产品质量带来隐患。
产品的技术标准无论是将IEC标准等效采用的,还是自行编制的,都有其时间及空间上的局限性,而且我国幅员辽阔,电力系统运行情况又极其复杂,因此用户根据其本身的特殊要求列入订货合同的技术协议中本是无可非议的,但问题是有些要求的合理性值得商榷,尤其是有些置实际情况于不顾,生搬硬套,张冠李戴。
一、容量问题。用户及设计院往往根据负荷的发展情况,再加上一定的裕度来确定变压器容量,而且把所有尖峰负荷加在一起来确定负荷基础值。实际上,任何负荷都是处在变化当中的,不可能24小时都保持在最大负荷。因此,在变化负荷时如何确定容量值是非常重要的,因容量过大或过小都可能造成浪费或影响运行寿命。
IEC标准和国标中都有“负荷导则”,对变压器过负荷运行都有非常详细的规定及计算方法,这也意味着,变压器短时过负荷运行是一种正常的运行方式。由于担心过负荷而容量过大,增加了绕组绝缘的热点温度,而造成变压器寿命损失。
目前实际情况是大部分变压器是不允许过负荷,这就使产品容量选取趋于偏大,无形之中增加了投资和损耗。当然也有另一种极端情况,例如用户出于经济利益考虑,有许多小型配电变压器选用小容量让它长期趋于过负荷状态运行。这两种情况应该都是不科学的方法。
二、电压问题。变压器电压值确定不好会导致变压器选定的额定电压与系统实际情况差别很大,尤其是线路末端用的变压器发生这种情况比较多。由于变压器额定电压低于实际系统电压造成变压器过励磁情况也时有发生。最常见的后果是硅钢片单位损耗指数上升,铁心温度迅速增加,从而导致紧邻铁心周围的绝缘件和变压器油加速老化。另外,变压器的噪声也增加。
同时,由于电压选择不当,造成铁心饱和作用在6~35kV的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中,激发产生持续的较高幅值的铁磁谐振过电压。铁磁谐振可以是基波、高次和分次谐波,但因过电压频率往往低于额定频率,铁心处于高度饱和,致使相对地电压升高,励磁电流进一步增大,进而造成设备严重损坏。
缘何“战国纷争”
造成我国变压器产品质量问题的因素很多,既有技术性原因,也有一些行业性原因。经分析,目前变压器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合格率不高的主要行业性原因有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市场过度竞争。
目前,高速发展的中国变压器市场正处于“战国时代”,大型企业竞相跑马圈地;而小型企业则互相倾轧,生存状况不佳。与此同时,外资企业正倾力进入中国,不少跨国公司老总纷纷亲临中国督战。在世界范围内变压器供大于求的背景下
上一篇:我国紧固件行业发展的趋势预测
下一篇:机器人市场需求呈爆炸式增长